直播卖货这事儿,这两年真是火得不行。谁家阿姨刷个手机都能说一句,哎我在直播间抢了个便宜。可便宜是真的便宜吗,谁说得清呢。
我表姐就在直播间买了块玉镯。花了八千多,说是和田玉,传家宝级别的。结果拿去鉴定,人家说这玩意儿连五百都不值。她当场就傻了。不是差那点钱,是觉得自己像个傻子,被人当猴耍。
后来才知道,这不是个例。
有个叫“柴怼怼”的网红,天天在镜头前吹自己卖的玉石多稀有,多保值。说什么“错过今天再等十年”。可警方一查,好家伙,近四万买的玉,实际才三千五。三十多件送检,一半以上是染色石头冒充的。有的成本不到一百,卖你上万。
更气人的是,他们之前还骂胖东来卖的玉不好。转头自己干的却是这种事。
江苏有个张女士,花一万二买的手镯,鉴定出来两百块都嫌贵。她说了一句让我记到现在:我不是心疼钱,是信任被踩在地上碾。
还有那个嘎子哥,演过小兵张嘎对吧。他也出事了。卖什么茅坛酒,标价198,非说是1980的茅台品质。结果呢,根本不是茅台厂出的。贴牌货,味道都不一样。他后来哭着道歉,可道歉有用的话,还要法律干嘛。
我就纳闷了,这些人怎么敢的。
去年我朋友参加一个助农直播,本来挺好的,果农自己摘苹果往箱里装。可到了晚上,同一个账号换了个背景,开始卖“宫廷御用燕窝”,一瓶上千。我问他这燕窝哪来的,他说不知道,公司给啥就卖啥。
问题就在这儿。
主播说自己不知情,货源是别人提供的。那你赚那么多佣金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筒。你说你不懂产品,那你凭什么跟人家保证“假一赔十”“全网最低”?
2025年反诈老陈举报了一波,说有人卖“五星茅台”,全是假的。一查,果然。瓶子像样,酒不是那个味儿。这种事早该管了。
数据摆在那儿。12315平台去年收到的直播投诉,比前一年多了一半还多。五年前才几千起,现在快二十万了。说明啥,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被骗了。
我自己试过一次。买了瓶所谓纯天然面霜,宣传说孕妇都能用。结果用了三天,脸肿得像馒头。客服说“个体差异”,爱找谁找谁去。售后?根本找不到人。
这些东西打着便宜的旗号,其实是把消费者当韭菜割。
有人说,直播带货刚起步,乱点正常。管太严,人家饭碗怎么办。可你要这么想,那些老实卖菜的农民、做手工的大妈,他们的饭碗就不重要了?
我老家村口王婶,靠直播卖辣酱。她从不夸大,瓶子什么样,味道咋样,全都拍给你看。粉丝问辣不辣,她直接尝一口,辣得直喝水。就这么实在,攒了几百万粉丝,还带着村里人一起卖。
这才是直播该有的样子。
别总想着一夜暴富。忽悠一阵跑路,最后整个行业一起倒霉。
现在国家也注意到了。2025年两会后,市场监管总局说了,要加大执法力度。六月份出了个《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里面写得明白,平台要建主播档案,主播得如实介绍产品,MCN机构也要担责。
其实不用等新规。现有的法律就够用。“柴怼怼”两口子已经被抓了,罪名是销售伪劣产品。按消法,假货赔三倍,食品类赔十倍。要是侵犯商标,还得赔品牌方。
七月份开了专项整治会,就是要让这些法条动真格的。
平台也有技术。大数据药”“抗癌”这类词,高风险商品可以提前拦。投诉来了,别推来推去。谁卖的谁负责,平台兜底。
我认为,直播可以快,但不能野。
它帮了多少人。山区老人能把苹果卖出去,下岗工人重新找到活路。可就是因为几个害群之马,搞得大家提心吊胆。
我希望以后买东西,不用先学鉴定。不用每单都留证据,准备打官司。
真诚才是最好的套路。
靠骗钱发财的,迟早翻车。只有真心对人,这条路才能走得远。
第七章 一条光洁的手臂 沈飞手里拿着枚黝黑的药丸道“这就是我熬制的丹药。” 聂倩...
嘿,朋友们!在十二生肖的奇妙世界里,生肖马就像一道耀眼的光,带着自由与激情,一路...
第1页:开局 展开 --> 《明末渊虚之羽》所有支线任务都缺乏引导和标记,想要知...
直播吧8月23日讯近日,欧洲篮球媒体BasketNews评选了无缘本届男篮欧锦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