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黄仁勋三访中国背后:英伟达与小米的AI芯片暗战

发布日期:2025-08-07 00:16点击次数:143

"十年前高喊'我也是米粉'的芯片教父,如今为何带着万亿市值三度访华?"当黄仁勋的私人飞机第三次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科技圈敏锐地意识到:这位AI芯片霸主与中国手机巨头小米的故事,可能正迎来全新篇章。

从仰视到平视的十年蜕变

2013年的黄仁勋身着黑色皮衣,在小米发布会上用生涩的中文喊出"我也是米粉"时,英伟达还只是显卡领域的王者。那一年,他亲自带着Tegra处理器飞赴北京,渴望为小米手机提供芯片解决方案。"当时的黄仁勋需要中国市场,就像沙漠需要雨水。"一位半导体分析师回忆道。

转折发生在2023年5月。当黄仁勋以万亿市值掌门人身份再度现身北京,雷军在微博晒出两人合影时,配文已变成"与老朋友探讨AI未来"。这张看似平常的合照背后,是英伟达车载芯片与小米汽车实验室的多次技术对接。

汽车芯片暗流涌动

2024年黄仁勋的第三次访华,恰逢小米SU7交付量突破万辆。据供应链人士透露,小米智能驾驶团队正在测试英伟达Thor芯片的适配方案。这种单颗算力达2000TOPS的车载芯片,可能成为小米2025年全自动驾驶车型的核心大脑。

更耐人寻味的是,黄仁勋此次特意参观了小米亦庄智能工厂。这座"黑灯工厂"里,搭载视觉识别系统的机械臂正使用着英伟达的边缘计算模块。双方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合作,或许比外界想象的更深入。

AI手机开启新战场

在6月的台北电脑展上,黄仁勋预言:"AI手机将重构移动生态。"而雷军同期宣布小米14 Ultra将支持端侧大模型。业内人士指出,双方可能在研发专用AI推理芯片,这种芯片能在手机端高效运行10亿参数级别的语言模型。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黄仁勋访华期间,小米投资了多家国产GPU设计公司。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保持与英伟达的合作,又布局自主芯片研发,凸显出雷军对供应链安全的未雨绸缪。

当算力取代马力成为新时代的竞争焦点,黄仁勋与雷军的每一次握手都不再是简单的商业寒暄。从手机芯片到汽车大脑,从工厂数字化到端侧AI,这两个看似迥异的企业正在编织一张覆盖智能生态的技术网络。正如黄仁勋常说的那样:"伟大的合作永远发生在产业变革的拐点。"而眼下这个拐点,或许正藏着中国智能出行革命的密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