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924行情”一周年,谁才是真正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这话要是早两年在股民群里放出来,估计要被各路大神一顿调侃:“还能是谁,还是大科技呗!”
但你别说,还真让他们言中了。
科技,真就成了2024-2025年这波牛市的大boss。
怎么个牛法?
翻开Choice的数据,指数、板块一水儿的全线上涨,看着都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可再细一瞅,涨幅前五的板块里,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机械这五兄弟领衔主演。
通信板块涨了121%,电子117%,计算机99%,传媒87%,机械也不甘示弱77%。
用段子手的话说,谁还不是条科技股的小金龙呢?
看得老股民哭笑不得,新韭菜直呼:原来科技的春天是真的来了——不是PPT里画出来的,那是真的赚钱。
那问题又来了。
到底是哪股风,能让藏在角落里的科技板块变身成舞台中央的主咖?
当年风头正劲的地产、银行、消费,咋就变成“背景板”了?
难道这个周期就是为科技“剧本杀”量身打造的?
实话实说,这一轮确实不按常理出牌。
疫情三年,各行业还在磕磕碰碰呢,高速增长的愿望像天边的流星。
但资本就是这么神奇,越是不确定,越是要追逐确定性。
科技、创新,这些原本只存在于新闻联播和发言稿里的词,真真切切进了每个投资账户。
你还别说,基金经理、分析师们纷纷下场,赛马圈地,谁手里抓得多,谁年底吃肉喝汤——A股的科技军团,算是和美股那个纳斯达克台上的兄弟打了个平分秋色。
说到基金,就不得不提理财通科技领航榜单,真是挡不住“天选打榜”活动的诱惑。
你翻看一圈,富国创新科技混合那净值走势,像过山车后进了电梯,简直90度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去年“924行情”起飞到现在,这货累计涨幅144.06%。
有人会说,这也太夸张了吧?
数据来源写得明明白白,Choice官方背书。
还拿不准?
盘下它从今年4月回调低点一路杀回的那段时间,单就这半年的操作,收益就接近117%。
换句话说,4月7号抄底进去,现在至少在小圈子里吹一波稳定翻倍不带虚的。
那就有小心思的要问,这净值高位会不会就此“塌房”?
有意思的是,这段时间基金创历史新高居然高达47次。
你数学好,算一算,那相当于是大致每三天刷一次记录。
说白了,不亏都算你不会买,赚钱几乎像打游戏过关卡——轻松升级,日常Oh my God!
买产品就得看“帅才”——基金经理是个门槛又是招牌。
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类最近的掌舵人,是罗擎。
7月份刚刚接管,简历那叫一个硬核。
人家17年科技行业磨炼,不是混投资圈的一刀流,而是先在Kudelabs(美国的一家软件公司)打磨技术底子。
做过高级软件工程师,后头顺利转战海通证券的TMT研究员,又混到招商银行总行研究院。
东财基金任过操盘手,经验丰富,“代码里看投资,K线中论科技”。
今年头一月才跳到富国,结果三个月不到基金净值直接干到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近3.5倍,87.6%的爆表收益,同行都瞪直了眼。
问他秘诀是什么?
简单粗暴——狠。
重仓,高集中度,不搞温吞水那一套,90%-95%的高仓位。
罗擎的投资逻辑挺有意思,别人喜欢分散鸡蛋防风险,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所有的注押到自己看准的龙头科技股上。
你说激进?
对,的确有点冲动。
但罗擎有他的底气。
他看好了哪个赛道,几乎押身家下去,一旦踩准风口,收益就像蹦极——看着刺激,实际上招招打到位。
这玩法当然会有风险。
行情牛的时候,赚得比大多数人都多;但行情熊的时候,回撤也确实有点让人捏把汗,这种心跳感不是哪个投资者都顶得住。
说到定投,很多人会纠结一次买入or持续加码?
作者自己在理财通“活期+”里,灵活拨一小部分资金出来玩定投,每月像“追剧”一样打卡,不担心错过行情又不怕突然深蹲,而且主账户里的余额还能赚点活期小利息。
等同于有张船票一直在车上,看风景变换,也算心安。
有人会跳出来说:“都买科技了,其他行业怎么办,不怕鸡蛋全放一个篮子?”
别慌,每个人风险承受力和投资风格各不相同。
有的偏爱食品饮料,见不得科技拉升就跟风,有的死守老白马、银行、地产不松手,各自安好吧。
但不可否认,科技这波真的是打了漂亮的攻防战。
咱们再回望这一年,有多少板块沦为“配角”?
地产、家电、金融这些以前的顶流如今逐渐成了背景。
资本的风口说变就变,“小作文”都跟不上变脸速度。
科技板块横空出世,看似理所当然,背后藏着的是大趋势——一方面国家重视自主创新的决心,源源不断的政策加码,另一方面华为、阿里、BAT这些龙头企业持续刷存在感,带动产业链“鸡犬升天”。
环顾全球市场,美国AI大模型、芯片赛道热火朝天,国内科技股和国际市场遥相呼应,谁还能无动于衷?
说到底,凡能赚钱的逻辑,基本都绕不开正牌“科技杠杆”。
细究下来,不只是基金公司、分析师们喊技术红利,很多普通投资者也是用真金白银投票的。
对比那些还在纠结大盘风格变化的老朋友,勇敢上船科技的人早已笑到最后。
当然,别把这说得全是美好。
科技股涨的速度快,波动也大。
跌起来也丝毫不客气,硬核玩家时刻得防着“网红股塌方”。
小心为上,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必须在线,不要有“下一秒再涨我就进,跌了我就砍”的念头,容易被割韭菜。
从行业逻辑、个股业绩到基金经理风格,这波科技股集体爆发,其实是一场综合实力较量,也是一次市场情绪的释放。
不只是靠一腔热血,还真得拼点家底和见识。
具体回到普通人怎么参与,其实长期下来,多点耐心和纪律性,定投比追涨杀跌更靠谱。
别学那些一涨就一窝蜂往前冲,一跌跑路当甩手掌柜。
“做好投资这件事,本质上和谈恋爱八九不离十——贵在长情”,哪有什么稳赚不赔的买卖?
该有的风险都在那摆着,只要你想赚,就得承认这是个“有来有去”、有输有赢的江湖。
再多说一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个提醒天天念,实际能做到的人却未必多。
谁都希望一鸣惊人,可现实就是没有永动机,科技股能涨也有回撤,高收益必然配高波动。
三思而后行,别让一时冲动毁了耐心积攒的好局。
讲到这里,想问问大家:你们会怎么选?
是跟风上大科技,还是分散配置各行业?
有没有踩过科技板块的“大坑”或“捡到宝”?
评论区聊聊你最真实的经历呗!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直播吧7月24日讯荷媒《VL》透露,莱比锡愿意接受对于哈维-西蒙斯的低于7000...
两个月前,国足不敌印度尼西亚,彻底无缘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一直以来,国足都在...
参考来源:《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部分章节仅代表笔者个人观...
直播吧8月4日讯维尼修斯与皇马的续约谈判似乎依旧陷入僵局。前皇马球员阿尔科尔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