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一带一路上的北马其顿科佳、哈萨克斯坦玛依纳两座代表性水电站

发布日期:2025-09-19 06:10点击次数:79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的水电站不仅是能源工程,更是发展引擎。本文将带您走进两个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北马其顿科佳、哈萨克斯坦玛依纳两座代表性水电站项目,感受这些“水电明珠”如何点亮当地发展之路。

一、北马其顿科佳水电站:巴尔干高原的“水电标杆”

北马其顿,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家,山地与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境内河流虽多(主要属瓦尔达尔河水系),但早期水电开发程度有限,能源结构长期依赖火电。20世纪末,随着经济复苏与城市化进程加快,首都斯科普里及周边地区对稳定电力供应的需求日益迫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科佳水电站项目应运而生。

科佳水电站坐落于斯科普里西南45公里的特雷斯卡河上,这条发源于科拉比山的河流,凭借陡峭的落差与丰沛的径流,成为建设大型水电站的理想选择。作为北马其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同时也是中资企业在东南欧建成的最大水电项目,科佳水电站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以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承建,严格遵循欧洲及国际标准,于200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从工程参数看,这座“高原巨坝”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126米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横亘河谷,坝顶长度305米;两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静静运转,总装机容量100兆瓦,足以满足斯科普里市约1/3的高峰用电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综合效益——大坝通过调节特雷斯卡河径流,将下游洪水频率从“十年一遇”降至“百年一遇”,为斯科普里构筑起一道安全屏障;配套建设的灌溉系统覆盖周边1.2万公顷农田,助力当地农业从“靠天吃饭”转向“精准灌溉”;而作为电网调峰主力,科佳水电站的灵活响应能力,更显著提升了北马其顿电网的稳定性。

二、哈萨克斯坦玛依纳水电站:中亚“高水头”的技术突破

哈萨克斯坦,这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拥有丰富的煤炭与油气资源,却长期面临“北电南送”的难题——其能源基地集中在北部,而工业重镇(如阿拉木图)与农业区(如南哈州)位于南部,远距离输电损耗高、成本大。b,由中水电公司承建的玛依纳水电站开工建设,这座“中亚水电新地标”的建成,彻底扭转了南部地区电力短缺的局面。

玛依纳水电站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的恰伦河上,这里河谷深切、落差达300米,是开发高水头水电站的理想场地。作为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兴建的首个大型水电站,也是中哈两国在非资源领域的首个重大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玛依纳水电站采用EPC模式建设,于2012年正式投运。

其技术亮点在于“亚洲最大冲击式机组”的应用:电站安装2台15万千瓦的高水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居亚洲同类机组之首。这种机组适用于水头高(>200米)、流量小的河流,通过高速水流冲击转轮叶片发电,效率比常规机组提升10%以上。投运后,玛依纳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10.27亿千瓦时,相当于满足近百万家庭的年用电需求,成为哈萨克斯坦南部电网的主力电源,助力区域能源互联。

水电合作,共绘绿色发展新图景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水电合作正从“项目输出”迈向“标准输出”“模式输出”。未来,随着更多跨国电网互联、梯级水电开发项目的落地,这些“水电明珠”必将串联成更璀璨的“绿色能源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澎湃动力。#热问计划#

喜欢我们的内容吗?那就点个赞加关注吧!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下期更精彩!

END 欢迎关注

(部分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敬请联系本号进行删改)参考来源:网络 / 中国交建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许可谢绝转载。

喜欢就点关注❤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