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30万家理发店倒了,不是我们不消费,是套路把人逼走的!

发布日期:2025-09-18 17:28点击次数:146

“Tony老师,我今天就稍微修一下,不烫不染。” “帅哥,我们新推出的5000块护理套餐了解一下?办张卡吧,划算。”

话音刚落,我感觉屁股底下的椅子都烫了起来。剪头发这件事,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场心理攻防战?

后来,我常去的那家店也倒了。一夜之间,落地玻璃上就贴了张A4纸,写着“旺铺转租”。我一点也不意外。放眼望去,这条街上理发店的招牌换得比什么都勤快,好像参加一场谁先倒闭谁就赢的比赛。

一年关掉30万家,这数字背后,是多少张打了水漂的会员卡,和多少个欲哭无泪的消费者。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早就不是没客人,是理发店自己不想开下去了。

信任这东西,特别脆弱。你本来是想花钱买个清静,放松一下,结果从洗头小弟到首席总监,每个人都盯着你的钱包,盘算着怎么让你心甘情愿地掏出几千块。那感觉,不是消费,是渡劫。一旦你拒绝办卡,空气里瞬间就充满了尴尬和冷漠,连洗头的水温似乎都凉了几分。

中国美发协会的数据其实挺能说明问题,说超过六成的美发投诉,都跟“效果与预期不符”有关。你想要个微卷,他给你烫成金毛狮王。你想剪个高层次,他直接给你来个“一刀切”。那些顶着“创意总监”头衔的师傅,手艺还不如小区门口推了十年平头的王大爷。

钱呢?钱都花在了看得见的地方。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亮瞎眼的网红吊灯,每个店员都穿着笔挺的西装,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什么金融公司。可笑的是,你没办法用大理石剪头。这些华而不实的成本,最后都变成了账单上的数字,一个普通的洗剪吹敢要价几百块,简直是把顾客当傻子。

于是,很多人开始用脚投票。

楼下十块钱的快剪店,生意反而越来越好。不废话,不推销,进去坐下,咔咔几剪刀,十分钟搞定。虽然环境差了点,但至少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还有些人,干脆自己动手,电动推子、家用染发剂的销量这两年涨得飞快,不是大家变抠了,是大家想活得明白点。

行业内卷到最后,比的不是谁的技术好,而是谁更能忽悠,谁的装修更豪华,这本身就是个笑话。当一个行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手艺,被抛在一边时,它的崩塌就是注定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活下来的。

有些藏在老社区里的夫妻店,老板亲自操刀,靠着几十年的街坊情谊和过硬的手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也有一些聪明的店家,开始做减法,专攻一块。比如杭州有家店,只做植物染发,把所有成分标得清清楚楚,靠着“透明”和“专业”杀出了一片天。

最近,那个关于预付卡的司法解释不是要实施了吗?明确了七天无理由退款,店家跑路前也得先问过顾客的意见。这算是给被坑了无数次的消费者,递过来一根救命稻草。

说白了,政策只是兜底,真正能救这个行业的,还是那些开理发店的人自己。

未来的市场可能就是这样,要么就是极致性价比的快剪,解决刚需;要么就是真正靠技术吃饭的私人工作室,价格贵,但让你觉得每一分钱都花得值。那些不上不下,靠着忽悠和装修撑场面的中间派,只会死得更快。

把心思从琢磨话术上,转移到琢磨技术上吧。毕竟,再好听的话,也拯救不了一个剪毁了的发型。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