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窗的喧嚣已经过去,但有些故事的余波总会晚一些才到。巴塞罗那的体育总监德科,最近对着《世界体育报》聊起了尼科·威廉姆斯那桩最终告吹的转会,话里话外,火药味可不算淡。
德科的说法很直接,甚至有点撇清关系的意思。他说巴萨压根就没“追逐”过威廉姆斯,反倒是威廉姆斯的经纪人三番五次地主动联系他们。他甚至建议毕尔巴鄂竞技的高层应该回头问问球员的经纪人是怎么回事。更有意思的是,德科补了一句,说威廉姆斯甚至都“不完全是”巴萨当时正在寻找的球员类型。
这话听着就有点微妙了,干了这么多年体育报道,这种转会失败后的互相指责,见得太多了。如果一个球员压根不是你想要的类型,那谈判是怎么进行到“口头达成六年协议”这一步的?这中间的逻辑显然有点对不上。这番表态,听起来更像是一种事后压低对方价值、为自己挽回颜面的公关说辞。毕竟,在转会市场上丢了面子,对豪门俱乐部来说不是小事。
当然,转会这事,从来都是罗生门。媒体当时曝出的另一个版本是,威吞姆斯之所以在最后关头犹豫,是因为他要求俱乐部保证自己能在西甲新赛季开始前完成注册。这要求听起来并不过分,尤其是对巴萨这种前几年在薪资帽问题上焦头烂额的球队来说。达尼·奥尔莫就是前车之鉴,因为注册延迟,他错过了2024-25赛季头两场比赛。对于一个刚随国家队拿下欧洲杯、职业生涯正处在上升期的年轻球员,谁愿意冒这种风险?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端,赌在俱乐部财务部门的操作效率上,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
显然,威廉姆斯团队的这种“谨慎”,在巴萨看来就成了“强加条件”。德科的态度非常强硬,他不仅批评了威廉姆斯的团队,还顺带敲打了一下毕尔巴鄂竞技,说他们“根本算不上榜样”。最关键的是那句“没有球员能给我们规定条款”。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是说给威廉姆斯听的,更是说给整个足球圈听的。这展现的是巴萨作为一家百年豪门的姿态,一种“俱乐部高于一切”的传统立场。
可时代变了,现在的顶级球员,特别是威廉姆斯这种当红炸子鸡,手里的筹码远比十年前多得多。经纪人团队的专业化和球员权利意识的增强,让他们在谈判桌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他们不再是简单被俱乐部挑选的商品,而是会主动评估风险、提出保障自身利益的诉求。威廉姆斯最终选择和毕尔巴鄂续下一份长达十年的惊人合约,这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与其去一个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环境,不如留在家乡球队当个安稳的核心。
德科在采访中还提到了另一个名字,路易斯·迪亚斯。他承认,俱乐部今年夏天确实也尝试过签下这位当时还在利物浦的哥伦比亚边锋,但操作起来“很困难”。这则信息反而从侧面印证了巴萨在边锋位置上的渴求。最终,迪亚斯以超过六千万英镑的身价去了拜仁慕尼黑,并且在新东家开局不错。
这么一圈看下来,巴萨在边锋位置的引援策略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阻碍。无论是主动追求的迪亚斯,还是“被动接触”的威廉姆斯,都没能来到诺坎普。最后,他们从曼联租借来了拉什福德。虽然拉什福德开局表现抢眼,连续几场送出助攻,但这笔交易从性质上看,更像是在主要目标接连落空后的一个补救方案。
德科这次的公开讲话,目的很明确。对内,是向球迷解释为何没能拿下热门人选,维护管理层的权威;对外,则是向所有球员和经纪人传递一个信号:想来巴萨,就得遵守巴萨的规矩。只不过,在如今这个球员市场里,这样的强硬姿态还能奏效多少,就不好说了。毕竟,足球世界最终还是靠实力和成绩说话,而不是谁在媒体面前说的话更漂亮。
你是否曾为挑选一款既实用又彰显品味的钱包而纠结?市面上的钱包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兼...
#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7月# 低马尾的慵懒心机:基础款也能变高级 针对赶时间的上班...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场明明是士兵拼死抵抗的战斗 却被自家政府当成耻辱来对待 这...
北京时间昨夜今晨,ATP/WTA1000辛辛那提站继续进行。男单赛场:在第三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