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本该是全球首脑们坐下来掰扯道理的联合国大会,到了第80届,竟被东道主特朗普生生扭成了一场个人“愤怒巡演”。整个会场,上百个国家的代表团,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一个人在台上滔滔不绝,仿佛全世界都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那场面,与其说是死寂,不如说是一种被强行按下的暂停键。192个代表团,像是在看一出荒诞的独幕剧,没人喝彩,也没人喝倒彩。就在这凝固的空气里,只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像是再也憋不住了,用不大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对着空气说:“巴勒斯坦建国是权利,不是奖励。”
这句话,像一根针,轻轻戳破了现场虚假的平静。
世界安静听我独奏
按老规矩,联大发言,十五分钟打住,这是给彼此留面子。可特朗普一登台,规矩就成了废纸。他的演讲指针直逼一小时大关,一个人就用掉了别家好几个国家的份额,创下了美国总统在联大的时长新纪录。
更添戏剧性的是,他上台前乘坐的扶梯据说卡了一下,台上的提词器也跟着闹脾气。这下可好,没了束缚的特朗普彻底放飞自我,对着全世界即兴开火。他先是细数自己的丰功伟绩,号称摆平了七场地区冲突,和平的曙光都快被他承包了。
可这番自夸,很快就被台下的现实打了脸。一份民调早就显示,超过七成的美国人觉得他跟和平奖这事儿八竿子打不着。吹嘘完了自己,他掉转枪口,对着联合国一通猛批,痛斥其效率低下,官僚横行,甚至翻出总部大楼翻修的旧账,暗示里面有猫腻。讽刺的是,彼时,美国自己还欠着联合国三十多亿美元的会费。
盟友是什么能吃吗
特朗普的火力图,基本覆盖了整个地球仪。谈到中东,他毫不含糊地站队以色列,撂下狠话:“任何关于加沙停火的提案,美国一票否决。”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国家的代表再也坐不住,愤然起身离场。毕竟,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悲剧,已经是国际社会心头一道流血的伤口。
紧接着,炮弹落到了欧洲。他痛批北约盟友们常年搭美国的“安全便车”,心安理得地享受保护却不肯掏钱。他甚至直接点名德国和法国,说它们一边抱怨美军驻扎添乱,一边又死死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简直精神分裂。
他还顺带宣布要给欧洲的商品加点关税,嘲讽某些国家宽松的移民政策正在“玩火自焚”。镜头扫过德国代表团,只见他们低声交谈,纸张发出不安的摩擦声,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连远在南美的巴西也没躲过去。特朗普威胁说,要对巴西的商品征收50%的关税,理由很简单——“他们不听话”,还抱怨巴西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高得“不像话”。
嘘别吵醒装睡的人
面对这通指名道姓的羞辱,台下诡异的安静让人有点发毛。难道真被骂懵了?其实,这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战略性隐忍”。谁都知道,美国手里还攥着金融、关税、制裁这些大棒,谁第一个跳起来,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敲打的目标。
你看巴西总统卢拉,被骂得最惨,可他随后的发言,愣是没提“美国”一个字,翻来覆去只讲主权和多边合作。这不是怂,这是成年人的权衡。
欧洲国家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更精。被特朗普当众数落固然脸上无光,但北约的防务离不开美国,经济上更是深度捆绑。就说德国,去年对美贸易顺差几百亿美元,为几句口舌之争就掀桌子?这笔账,谁都算得清。
至于中俄这样的大国,更是气定神闲。中方代表全程云淡风轻,只谈全球合作,压根不进特朗普的频道。这种集体沉默汇成一种无声的态度:我们不同意,但也不想陪你演。你可以唱你的独角戏,但别指望我们给你伴舞。
笔者以为
在这场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古特雷斯那句关于巴勒斯坦的话,才显得如此珍贵。他没有指名道姓,却在用联合国最核心的原则,对强权政治做出了最直接的回应。他像是在努力扶住这个正在被动摇的国际组织的根基。
然而,秘书长的话说得再重,也改变不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一个大国可以无视规则时,多边主义的声音听起来就像遥远的背景音乐。
但有趣的是,沉默不代表屈服。欧洲国家在会场上没吭声,可会后,法德等国接二连三地重申对“两国方案”的支持。许多南方国家更是私下碰头,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国际规则不能由某个强国说了算”。
这场风波揭示的,早已不是谁对谁错的口水仗,而是一个更深的危机:全球治理的共识基础正在被侵蚀。当一个人可以在全世界面前大声咆哮,而所有人都选择沉默时,这种“和平”远比争吵更令人不安。
真正需要警惕的,不是那个人的喊话内容,而是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当沉默的大多数决定开口的那一天,或许才是真正变局的开始。
你是否曾为挑选一款既实用又彰显品味的钱包而纠结?市面上的钱包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兼...
#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7月# 低马尾的慵懒心机:基础款也能变高级 针对赶时间的上班...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场明明是士兵拼死抵抗的战斗 却被自家政府当成耻辱来对待 这...
北京时间昨夜今晨,ATP/WTA1000辛辛那提站继续进行。男单赛场:在第三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