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新兵训练第二月我被踢出军营,临走时我问连长认识我父亲吗?连长嘲讽说:谁来也保不住你。隔天连长接到280个电话

发布日期:2025-10-08 22:58点击次数:91

十九岁的陈浩宇站在连部门口,手里紧紧握着一份开除军籍的决定书。

那张纸在他手中微微发抖,他的眼神里透着不甘,却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

连长周建国坐在办公桌后,冷冷地注视着这个即将离开的新兵,嘴角带着一丝嘲讽的笑。

他跷着二郎腿,手指在桌上敲出“嗒嗒”的节奏,显得有些不耐烦。

陈浩宇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向周建国,声音略带颤抖地开口:“连长,我想问您一件事。”

周建国不耐烦地挥挥手,头也没抬地说:“有什么话快说,别在这儿拖时间!我忙着呢!”

陈浩宇咬了咬牙,目光复杂地盯着周建国,缓缓问道:“连长,您认识陈建军吗?”

周建国愣了一下,这个名字听起来普普通通,他摇了摇头,冷笑道:“不认识!怎么,想找靠山?”

陈浩宇苦笑一声,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低声说:“没什么,连长,您不认识我父亲,但他可能认识您。”

周建国顿时火了,猛地拍桌站起,指着陈浩宇的鼻子骂道:“你小子还嘴硬!一个打工的能认识我?”

01

1998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江苏省某市武警支队的营区里,柳絮飘舞,春意正浓。

但对十九岁的陈浩宇来说,这个春天却充满了苦涩的滋味。

陈浩宇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是典型的农村,土地贫瘠,村民朴实。

他的父亲陈建军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张秀芳在家种地,日子清贫却充满温情。

陈浩宇从小懂事,学习成绩优秀,村里人都说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可高考时,他因一分之差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

1997年冬,征兵的消息传到村里,陈浩宇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他对母亲说:“妈,我想去当兵,为国家做点贡献,也能减轻家里负担。”

张秀芳擦着眼泪,点头同意:“儿子,你爸常年在外,家里就靠你了,你想去,妈支持你。”

1997年12月,陈浩宇告别了生活十九年的村庄,带着满腔热血来到武警支队。

刚到部队时,他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想象着军营是电视里那种充满热血和团结的地方。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重击。

陈浩宇所在的连队连长叫周建国,三十五岁,山东人,在部队混了十几年。

周建国最大的特点是势利眼,对不同背景的士兵态度完全不同。

他出身小干部家庭,从小就带着强烈的等级观念。

新兵训练刚开始,陈浩宇被分到周建国的连队。

第一次见面,周建国上下打量这个瘦高的苏北男孩,皱眉问道:“陈浩宇?你家干啥的?”

陈浩宇老实回答:“报告连长,我爸在外打工,我妈在家种地。”

周建国脸上闪过一丝不屑,冷淡地点点头:“知道了。”

同批新兵里还有个叫王俊杰的,家里是市里的干部子弟。

周建国对王俊杰态度截然相反,笑眯眯地说:“小王,有啥困难直接找我,咱们是一家人。”

这种明显的差别待遇让陈浩宇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他告诉自己要忍耐,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他不知道,这只是苦难的开端。

第一次内务检查,陈浩宇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可周建国却挑刺。

他指着被子一角说:“这叫什么豆腐块?跟狗窝似的!重叠!”

而王俊杰的被子也有瑕疵,周建国却笑着说:“小王叠得不错,继续保持。”

第一次体能训练,陈浩宇因从小营养不足,体质稍弱,五公里跑下来气喘吁吁。

周建国当着全连面嘲笑:“农村来的就这样?跑几步就喘成这样,还想当兵?回家种地吧!”

陈浩宇咬紧牙关,泪水在眼眶打转,但他强忍着没让泪流下来。

班长赵强为人正直,看不惯这种差别待遇。

训练后,他把陈浩宇叫到一边,拍着肩膀说:“小陈,别听连长胡说,你底子差但有潜力,好好练!”

陈浩宇擦掉眼角的泪,坚定地说:“班长,我会努力的,我不会给农村人丢脸。”

可周建国的偏见和刁难远不止于此。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浩宇在部队的日子如履薄冰。

周建国似乎把刁难他当成了乐趣,总能找出理由训斥他。

1998年1月底,春节将近,连队要组织新兵文艺汇演。

陈浩宇从小喜欢唱歌,尤其是苏北民歌,嗓音清亮动听。

听说有文艺汇演,他兴奋地跑去找周建国报名。

陈浩宇敲开办公室门,小心地说:“报告连长,我想参加文艺汇演。”

周建国头也没抬,冷冷道:“你?参加汇演?”

陈浩宇点点头,期待地说:“是的,连长,我从小会唱歌,苏北民歌挺好听的。”

周建国抬起头,用嘲笑的眼神看着他:“一个农村小子,能有什么才艺?唱什么破民歌?别丢连队的脸!”

陈浩宇脸涨得通红,低声说:“连长,您可以先听听,如果不行我就不参加。”

周建国不耐烦地挥手:“滚!别浪费我时间!汇演是给有才华的人准备的,不是给你这种乡下小子!”

陈浩宇眼泪夺眶而出,转身跑出办公室。

周建国得意的笑声从身后传来。

可真正让陈浩宇绝望的事还在后面。

02

1月底,新兵训练刚结束,连队准备了一份重要的军演报告。

可报告不知为何从周建国的办公桌上丢失了。

那天上午,陈浩宇去连部送训练总结,路过周建国的办公室。

第二天报告丢失的事传开,周建国第一个怀疑陈浩宇。

他把陈浩宇叫到办公室,阴沉着脸问:“陈浩宇,昨天你来过我办公室?”

陈浩宇点头:“是的,连长,我送训练总结。”

周建国眯着眼,语气充满怀疑:“那你有没有看到我桌上的军演报告?”

陈浩宇一脸茫然:“报告?什么报告?连长,我没看到啊。”

周建国猛拍桌子,吼道:“还装!那份军演报告昨天就你来过后不见了!”

陈浩宇吓了一跳,急忙解释:“连长,我真没拿!我只是把总结放桌上就走了!”

周建国冷笑:“没拿?报告怎么会丢?昨天就你进过我办公室!”

陈浩宇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连长,我真的没拿!我可以发誓!”

周建国逼近他,居高临下地说:“发誓有啥用?现在给我写检查,承认错误!”

陈浩宇倔强地摇头:“连长,我没做错,为什么要写检查?”

周建国脸黑了:“好!死不承认是吧?咱们走着瞧!”

三天后,报告找到了,原来是周建国放错了抽屉。

可真相大白后,周建国从未向陈浩宇道歉,反而变本加厉地刁难他。

这件事后,陈浩宇在连队的处境更艰难。

一些不明真相的战友开始疏远他,以为他真有问题。

只有班长赵强和几个正直的战友还支持他。

赵强私下对他说:“小陈,连长这么做太过分了,但你要坚持,清者自清。”

陈浩宇含泪点头:“班长,我明白,我不会被打倒的。”

可命运似乎还要给这个倔强的年轻人更大考验。

1998年2月初,一天傍晚,陈浩宇正在宿舍写日记,接到村里来的电话。

电话里是邻居大叔焦急的声音:“浩宇,你快回来!你妈突然晕倒了,在县医院,情况很严重!”

陈浩宇手里的笔掉在地上,整个人呆住了。

他颤抖着问:“大叔,我妈怎么了?到底咋回事?”

大叔哽咽道:“医生说是脑出血,正在抢救,你爸联系不上,快回来!”

陈浩宇眼泪涌出,慌忙跑去连部找周建国请假。

他敲开办公室门,带着哭腔说:“报告连长,我要请假!”

周建国头也不抬:“请假?啥事?”

陈浩宇哽咽道:“我妈突然生病住院,情况危急,我想回去看看她。”

周建国冷冷抬头,毫无同情地说:“生病?什么病这么严重?”

陈浩宇擦泪说:“脑出血,正在抢救,连长,求您让我回去看看!”

周建国冷笑:“脑出血?这么巧?是不是编故事想逃训练?”

陈浩宇急得跪下:“连长,我没撒谎!我妈真的病得很重!”

周建国看着跪地的陈浩宇,非但没同情,反而更厌烦:“起来!别演戏!部队不是你想走就走的地方!”

陈浩宇绝望地看着他:“连长,我没撒谎!我可以拿医院证明给您看!”

周建国不耐烦挥手:“证明?什么证明都能造假!假不批,回去训练!”

陈浩宇从地上爬起,眼泪已干,取而代之是绝望的平静。

他盯着周建国,一字一句地说:“连长,如果我妈有事,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您。”

周建国被他的语气震了一下,但很快恼羞成怒:“你敢威胁我?信不信我现在就开除你?”

陈浩宇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办公室。

那天晚上,他在宿舍辗转难眠,想着病床上的母亲和联系不上的父亲,他下定决心。

03

第二天凌晨,趁大家还在睡觉,陈浩宇悄悄离开营区,踏上回家的路。

他坐了一夜火车,又转了两趟车,终于赶到县医院。

看到ICU里母亲张秀芳苍白的脸,头上缠着绷带,仪器管线遍布全身,陈浩宇泪流满面。

医生说母亲情况已稳定,但还需观察。

陈浩宇守在床边一夜,握着母亲的手,低声说:“妈,您一定要好起来,儿子需要您。”

第二天上午,母亲醒了,看到儿子憔悴的脸,心疼地说:“浩宇,你咋回来了?部队怎么办?”

陈浩宇握紧母亲的手:“妈,只要您没事,其他都不重要。”

确认母亲脱离危险后,他当天下午赶回部队。

他知道擅自离队的后果,但不后悔。

在他心里,母亲比一切都重要。

可周建国早已等着这一刻。

陈浩宇回到营区时已是傍晚。

刚进营区,他被值班战士拦住:“浩宇,连长让你马上去连部报到。”

陈浩宇点点头,整理军装,昂首走向连部。

周建国坐在办公桌后,脸上带着得意的笑。

看到陈浩宇,他阴阳怪气地说:“哟,大少爷回来了?玩得开心不?”

陈浩宇立正,大声说:“报告连长,陈浩宇归队!”

周建国绕着他转了一圈,冷笑:“归队?你知道你犯了啥错?”

陈浩宇挺直腰板:“报告连长,我擅自离队,违反纪律。”

周建国拍手:“不错,至少知道自己错了。那按条令,擅自离队怎么处理?”

陈浩宇沉默后说:“按条令,可记过、记大过,情节严重可开除军籍。”

周建国笑得更灿烂:“很好!那你觉得你这事严重不?”

陈浩宇抬头,直视他:“连长,我妈脑出血住院,我回去看她,这是人之常情。”

“我承认违纪,愿接受处罚,但我不后悔。”

周建国脸色阴沉:“人之常情?部队没这个说法!军令如山,你违纪就得受罚!”

陈浩宇力争:“连长,我请过假,是您不批。我妈生命垂危,我能不回去吗?”

周建国怒了:“还敢顶嘴?好!咱们按规矩办!”

当晚,周建国起草了对陈浩宇的处分:开除军籍。

消息传开,全连震惊。

班长赵强找到周建国,激动地说:“连长,小陈只是回去看生病的妈,情有可原,开除太重了吧?”

周建国板着脸:“赵班长,你觉得我执法有问题?”

赵强急得跺脚:“连长,我不是这意思。小陈平时表现好,这回冲动了,能不能轻点处理?”

周建国冷冷道:“军令如山!违纪没轻重之分!”

其他战友也为陈浩宇求情,但周建国一意孤行。

政委老林觉得处罚过重,找周建国谈:“小周,陈浩宇这孩子品格没问题,这次有特殊情况,能否从轻?”

周建国搬出条令:“政委,条令写得清楚,擅自离队可开除军籍。”

“他还顶撞领导,态度恶劣,不严惩怎么服众?”

老林无奈摇头:“你想清楚,这决定一出就不好改了。”

周建国自信地说:“政委,我考虑得很清楚,我要拿他立威,让那些农村兵老实点!”

最终,开除陈浩宇的决定通过了。

拿到处分决定书时,陈浩宇心如死灰。

他看着纸上那句“陈浩宇同志擅自离队,违反军纪,情节严重,开除军籍”,泪水模糊了双眼。

这次泪水里,除了委屈和愤怒,还有一种觉醒。

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浩宇,世界复杂,光善良不够,还要有智慧和勇气。”

那时他不明白,现在终于懂了。

04

1998年2月15日,春风依旧,但对陈浩宇来说,这是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天。

他默默收拾行李,战友们来安慰,他只是摇头。

赵强红着眼说:“小陈,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陈浩宇挤出笑容:“班长,谢谢你的照顾,不是你的错。”

战友小李哽咽道:“浩宇,太不公平了,你是连队最好的新兵,咋能这样?”

陈浩宇拍拍小李肩膀:“小李,记着,善良不够,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收拾好行李,他提着破旧的背包,准备离开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地方。

离开前,他决定做一件事。

他深吸一口气,走向周建国的办公室。

他要问一个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

他敲开办公室门。

周建国头也不抬:“进来。”

陈浩宇推门进去,看到周建国悠闲喝茶,像是没事人一样。

周建国看到他,嘲笑道:“哟,还不走?舍不得?”

陈浩宇平静地说:“连长,我想问您一件事。”

周建国放下茶杯,不耐烦道:“有话快说,别磨蹭!我忙着呢!”

陈浩宇目光深邃:“连长,您认识陈建军吗?”

周建国愣了下,这名字没印象,他嗤笑:“不认识!想搬救兵?”

陈浩宇眼中闪过苦笑:“没什么,连长,您不认识我爸,但他可能认识您。”

周建国火冒三丈,拍桌骂道:“你小子还嘴硬!一个破打工仔能认识我?”

“我周建国混了十几年,什么没见过?你个乡下小子爹能有啥背景?”

“赶紧滚,别做白日梦!”

陈浩宇静静听完,脸上没表情。

周建国骂完,他轻轻点头,转身走向门口。

到门口,他停下,回头轻声说:“连长,有些事不是您想的那样。”

说完,他推门离开,留下困惑的周建国。

周建国看着他的背影,莫名感到不安。

他摇摇头,自语:“一个农村小子,能掀啥风浪?”

可他没想到,这个“农村小子”将给他带来人生最大震撼。

陈浩宇走出连部,夕阳拉长他的背影。

他没回头,没泪水,默默走向人生下一阶段。

战友们在营区门口送他,每人眼中含泪。

赵强握着他的手:“小陈,不管去哪儿,记住,你是个好兵。”

陈浩宇用力点头:“班长,谢谢,我会记住这里的一切,好坏都记着。”

说完,他头也不回走出营区大门。

那一刻,没人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1998年2月16日,对周建国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

早上八点,他像往常一样到办公室,心情格外好。

那个让他头疼的农村新兵终于被赶走,连队清静了。

他泡了壶茶,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可刚坐下,电话响了。

他接起电话,是支队政委的声音:“小周,你在办公室?我想谈谈陈浩宇的事。”

周建国意外,但轻松地说:“政委,陈浩宇的事处理完了,他昨天走了。”

政委沉默片刻,说:“小周,这事你再想想,处罚可能重了。”

周建国不以为意:“政委,军纪就是军纪,不能因为同情就放松。”

政委叹气:“好吧,你们连队定了,我不多说,但做事要留余地。”

挂了电话,周建国有些疑惑。

政委为啥为一个农村新兵操心?

可这只是开始。

05

十分钟后,电话又响,是市武警总队领导。

周建国一听对方身份,立马站起:“首长好!”

对方严肃道:“周建国,听说你们连队有个陈浩宇被开除了?”

周建国愣了,这么高级领导咋关心这事?

他小心回答:“是的,首长,他擅自离队,违反军纪。”

对方沉默后说:“这事要慎重,建议你们重新考虑。”

周建国慌了:“首长,这……”

对方打断:“行了,建议而已,你们看着办。”

挂电话后,周建国手都抖了。

总队领导亲自过问,太不正常了!

可更震惊的还在后头。

接下来两小时,电话一个接一个。

有省里领导,其他支队领导,甚至不认识的人。

每人都为陈浩宇说情,要重新考虑处分。

上午十点,一个陌生声音打来:“周连长?我是军区某部的,听说你们开除了陈浩宇?”

周建国声音发颤:“是……是的,您是?”

对方严肃道:“我是陈浩宇父亲的老战友,这孩子品格没问题,你们搞错了啥?”

周建国脑子乱了:“老战友?他爸不是打工的?”

对方沉默后说:“周连长,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样,建议你好好查查。”

挂电话后,周建国彻底慌了。

中午十二点,桌上电话记录堆了一堆。

他粗略一数,从早上到中午,接了五十多个电话!

全是替陈浩宇求情的。

有的说他品格好,有的说处罚重,有的直接要求撤销。

更离谱的是,电话来自各层级,从基层到高层,军内到地方。

几个电话明显来自很高层,虽没说身份,但语气让周建国胆寒。

下午两点,电话还在响。

周建国不敢接了,让值班员代接,自己躲在办公室抽烟。

值班员小张颤抖着汇报:“连长,又来了十几个电话,都是为陈浩宇的。”

“还有几个说是从北京打来的。”

周建国烟掉地上:“北京?谁从北京打来?”

小张咽口唾沫:“有个自称某某部的,还有个说是总参的……”

周建国腿软了,瘫在椅子上,脑子一片混乱。

这到底怎么回事?陈浩宇啥来头?他爸是谁?

下午四点,电话记录厚厚一沓。

统计后,从早上到下午,共接了97个电话!

97个!这数字让周建国震惊。

这时,支队长亲自来到办公室,脸色严肃得吓人。

他看着周建国,缓缓说:“小周,你可能惹了大麻烦。”

周建国心沉到谷底,颤抖着问:“支队长,到底咋回事?”

支队长深深看他一眼,语气沉重:“周建国,你知道陈浩宇的父亲是谁吗?”

支队长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在周建国心头,让他瞬间冷汗直流。

他咽了口唾沫,声音颤抖地问:“支队长,陈浩宇的父亲到底是谁?”

支队长叹了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他:“陈建军不是普通打工仔,他是军区某部退役的高级军官,曾经立过二等功,战友遍布军内外。”

周建国脑子“嗡”的一声,像是被雷劈中,瘫坐在椅子上。

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被他嘲笑为“破打工仔”的陈建军,竟有如此背景。

支队长继续说:“陈建军退役后低调生活,不愿张扬,但他的人脉和影响力远超你的想象。”

“你开除陈浩宇的决定,已经惊动了不少老战友,他们都在替这孩子说话。”

周建国脸色惨白,结结巴巴地说:“支队长,我……我不知道,我以为他就是个普通农村兵!”

支队长冷哼一声:“不知道?你这连长是怎么当的?不调查清楚就随便给人定罪?”

“现在事情闹大了,上面已经开始问责,你自己想想怎么收场吧!”

06

说完,支队长转身离开,留下周建国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电话记录,97个电话的数字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开始回想这几个月对陈浩宇的种种刁难,悔意像潮水般涌上心头。

可现在后悔有什么用?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就在这时,电话又响了,周建国吓得一哆嗦,几乎不敢接。

值班员小张探头进来:“连长,又是个从北京打来的,说是军区政治部的,您接不接?”

周建国手抖得厉害,硬着头皮接起电话:“喂,您好,我是周建国。”

电话那头是个低沉的男声,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周连长,我是军区政治部的李主任。”

“我听说你们连队开除了一个叫陈浩宇的新兵,原因是什么?”

周建国额头冒汗,结巴着解释:“李主任,他……他擅自离队,违反军纪,我按条令处理的。”

李主任冷笑一声:“按条令处理?那你知不知道陈浩宇为什么离队?”

“他母亲病危,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他请假你不批,他才擅自回去的,你怎么不提这事?”

周建国哑口无言,他确实没核实过陈浩宇母亲的情况,只凭主观判断就定了罪。

李主任语气更严厉:“周建国,你身为连长,不查清事实就开除一个品格优良的新兵,你的领导能力有很大问题!”

“我告诉你,陈浩宇的父亲陈建军是我老战友,他的为人我清楚,他的儿子绝不会偷什么军演报告!”

“这件事我会向上级反映,你等着接受调查吧!”

电话挂断,周建国感觉天都要塌了。

他瘫在椅子上,手里的烟烧到手指都没察觉。

小张小心翼翼地问:“连长,咋办?上面好像真生气了。”

周建国咬牙切齿地说:“还能咋办?先把陈浩宇找回来,撤掉处分再说!”

他立刻打电话给支队后勤处,询问陈浩宇的去向。

后勤处回复:“陈浩宇昨天离开后,回了苏北老家,具体地址我们正在查。”

周建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立刻飞到苏北把人找回来。

可他心里清楚,就算找回陈浩宇,这件事的后果也不会轻易消失。

与此同时,陈浩宇已经回到了苏北的小村庄。

他站在家门口,看着熟悉的泥土路和老旧的瓦房,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

母亲张秀芳已经出院,身体虽虚弱,但精神好了许多。

看到儿子回来,她心疼地拉着他的手:“浩宇,你咋被开除了?部队咋能这样对你?”

陈浩宇强挤出笑容:“妈,没事,部队不适合我,我回来陪您也是一样的。”

张秀芳叹气:“傻孩子,你爸要是知道你受这委屈,肯定得心疼死。”

陈浩宇低声说:“妈,别告诉我爸,他在外忙,我不想让他担心。”

可他不知道,消息早已传到了陈建军耳朵里。

陈建军正在外地工地干活,接到村里邻居的电话,得知儿子被开除军籍,气得差点摔了手机。

他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拨通了几个老战友的电话。

“老李,老张,你们听说了吗?我儿子在部队被人冤枉开除了,这事我得讨个说法!”

陈建军的战友们一听,纷纷炸了锅。

他们都是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老兵,听说老战友的儿子受了委屈,个个义愤填膺。

于是,一场由老兵们发起的“电话攻势”开始了。

从军区到地方,从基层到高层,一个个电话打到周建国的办公室。

每个电话都在质问陈浩宇被开除的理由,逼得周建国焦头烂额。

07

与此同时,陈浩宇在家乡并未闲着。

他在村里听说县里有个退役军人创业项目,专门帮助退役士兵就业。

他找到项目负责人,拿出自己的退伍证和部队的训练记录,申请加入。

负责人是个五十多岁的退役老兵,叫王志强,一看陈浩宇的资料,皱眉问:“小伙子,你才当了两个月兵就被开除了,这是咋回事?”

陈浩宇把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从周建国的刁难到军演报告的误会,再到母亲病危擅自离队。

王志强听完,拍案而起:“这叫什么事!这连长也太离谱了!”

“你放心,这事我得管!我认识几个老战友,看看能不能帮你讨个公道。”

王志强当即拨通了几个电话,其中一个直接打给了省武警总队的领导。

这通电话成了压垮周建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天下午,省武警总队的张副总队长亲自来到支队,召集所有连队领导开会。

张副总队长一脸严肃:“今天的事,相信大家都听说了。”

“陈浩宇被开除军籍的决定,程序上存在严重问题,事实依据也不充分。”

“周建国同志,你作为连长,负有主要责任,给我好好解释!”

周建国站得笔直,额头冷汗直流:“张副总队长,我……我确实没查清事实,处理得太草率了。”

张副总队长冷哼:“草率?何止是草率!你这是滥用职权,冤枉好人!”

“陈浩宇品行端正,训练刻苦,你不查清事实就开除他,置部队纪律于何地?”

周建国低头不敢说话,心里悔得肠子都青了。

张副总队长继续说:“现在上面已经介入调查,这件事必须给陈浩宇一个交代。”

“周建国,你先写份检讨,说明情况,至于后续处理,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说。”

散会后,周建国失魂落魄地回到办公室。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陈浩宇家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陈浩宇的声音传来:“喂,哪位?”

周建国硬着头皮说:“陈浩宇,我是周建国,我……我想跟你道个歉。”

陈浩宇愣了一下,没想到周建国会亲自打电话。

他平静地说:“连长,道歉就不必了,事情已经这样了,我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周建国急忙说:“小陈,我知道我错了,我没查清事实就冤枉了你。”

“我已经向上面申请撤销你的处分,你能不能回部队?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好兵。”

陈浩宇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坚定:“连长,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已经决定了。”

“部队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不后悔当兵,但也不会回去。”

“我爸常说,人得有骨气,我现在只想靠自己闯出一条路。”

说完,他挂了电话,留下周建国握着听筒,久久说不出话。

几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

周建国因滥用职权、处理不当,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被调离连长岗位。

陈浩宇的开除决定被正式撤销,部队还给他寄来了一封道歉信。

信里写道:“陈浩宇同志,你的品格和能力得到了部队的认可,因程序问题导致的误会,我们深感歉意。”

“希望你继续保持军人本色,未来无论在哪里,都能为国争光。”

陈浩宇看着信,笑了笑,把它小心收进抽屉。

他没有选择回部队,而是加入了县里的退役军人创业项目。

在王志强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农业技术,打算在家乡搞现代农业。

08

半年后,陈浩宇用自己的积蓄和项目贷款,建起了村里第一个温室大棚。

他种的有机蔬菜销路很好,很快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消息传到部队,连队里的战友们都为他高兴。

班长赵强特意打来电话:“小陈,听说你现在干得风生水起,真给我们农村兵长脸!”

陈浩宇笑着说:“班长,部队教我的纪律和毅力,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现在我在家种地,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方式不一样罢了。”

与此同时,周建国被调到后勤处,成天处理杂务,再也没了往日的威风。

他每次听到陈浩宇的消息,都会默默叹口气,后悔自己当初的鲁莽。

1998年秋天,县里举办退役军人表彰大会,陈浩宇被评为“优秀退役军人”。

颁奖那天,他穿着朴素的衣服,站在台上,目光坚定。

台下,母亲张秀芳和父亲陈建军坐在一起,眼里满是骄傲。

陈建军握着妻子的手,低声说:“这小子,比我当年还争气。”

张秀芳擦着眼泪:“老陈,咱们儿子吃了很多苦,但总算熬出来了。”

陈浩宇在台上发表感言:“我当了两个月的兵,虽然短暂,但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勇敢。”

“无论在哪里,我都会记住自己是个军人,永远为国家、为家乡做贡献。”

台下掌声雷动,战友们、乡亲们,甚至一些部队领导都为他鼓掌。

远处,周建国站在人群角落,看着意气风发的陈浩宇,心中五味杂陈。

他终于明白,有些人,哪怕出身平凡,也能靠自己的努力,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而他自己,却因为一时的傲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那以后,陈浩宇的名字成了村里年轻人奋斗的榜样。

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军人精神,不只在军营里,更在生活的每一天。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