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枪声为什么是在沈阳打响?
沈阳,地处辽宁腹地,是东北的战略中枢。按常理,侵略不都应该从边境或沿海港口开始吗?比如大连、营口,那些地方更靠近日本的势力范围。
为什么日本关东军选择直捣黄龙,一上来就攻击沈阳的北大营?
要解开这个局,得把时钟拨回到36年前,看一场更宏大的权力牌局。那场牌局的玩家,远不止中国和日本。
1895年,甲午战争,大清惨败。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其中最毒辣的一条,就是把整个辽东半岛——连同上面的工厂、港口、所有的一切——永久割让给日本。
日本举国欢腾。他们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战略跳板,一个可以直接威慑北京、控制整个东北亚的基地。
但日本高兴得太早了。
餐桌上最大的一块肉,被一个新来的小个子抢走了,桌边的几个老牌巨头不干了。沙皇俄国第一个站了出来,背后跟着德国和法国。
这三个欧洲列强,在中国东北同样有着巨大的利益。俄国一直想找一个不冻港,视辽东半岛为囊中之物;德国和法国则想借机向俄国示好,同时遏制日本这个东方新贵的崛起。
三国联合上演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他们用外交辞令包裹着赤裸裸的武力威胁,直接告诉日本:把辽东半岛吐出来,还给中国。
当时的日本,海军刚打赢大清,陆军还没缓过劲,根本没实力同时对抗三个欧洲强国。胳膊拧不过大腿,日本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被迫放弃辽东半岛。
当然,这笔账不能白算。日本逼着清政府掏了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对大清来说,是用钱换回了领土。但对日本而言,这是一种奇耻大辱。靠战争赢来的土地,却被别人一句话就夺走了。这口恶气,整个日本从上到下都憋着,复仇的种子就此埋下。
而那个带头大哥——沙皇俄国,转过身来就对虚弱的大清露出了獠牙。
俄国人演得一手好戏。他们先是以“帮助”中国对抗日本为名,在1896年诱骗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拿到了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的特权。这就是后来的中东铁路,一条横贯东北的经济与军事大动脉。
仅仅一年后,1897年,俄国舰队就直接开进了旅顺港,用武力强行“租借”了旅顺、大连。
看明白了吗?俄国人先是阻止了日本染指辽东,然后自己毫不客气地一口吞下。整个辽东半岛,这个日本曾经的战利品,现在成了沙皇的远东基地。
对日本来说,这不仅仅是羞辱,更是战略上的致命威胁。
日本等了十年。
这十年里,日本卧薪尝胆,疯狂扩充军备,整个国家都铆足了劲,准备找俄国人算总账。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不在日本,也不在俄国,而是在中国的东北大地上。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在中国的殖民利益,让无数中国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战争结果震惊了世界:小小的日本,竟然打败了庞大的沙皇俄国。
1905年,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本终于如愿以偿,拿回了他们十年前失去的一切:旅顺、大连,以及中东铁路南段的控制权。
这条从长春到旅顺的铁路,被日本人改名为“南满铁路”。
这,就是解开“九一八为何在沈阳”这盘棋的胜负手。
南满铁路,绝不仅仅是一条铁路。它是一个“国中之国”。铁路沿线的所有附属地,包括矿山、城镇、医院、学校,都由日本直接管辖。为了“保护”这条铁路,日本成立了一支军队,驻扎在铁路沿线。
这支军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关东军”。
南满铁路,就像一把日本插入中国东北心脏的尖刀。而沈阳,恰好就位于这把尖刀最关键的位置。它是南满铁路的中心枢纽,更是张学良东北军的司令部所在地。
控制了沈阳,就等于切断了东北军的指挥中枢,瘫痪了整个东北的防御体系。
所以,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选择在沈阳南满铁路的一段引爆铁轨,随即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就完全不是一次偶然的冲突。
这是一场策划已久的、以外科手术式打击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它的根源,深埋在三十多年前那场帝国主义分赃不均的博弈里。从马关条约的割让,到三国干涉的羞辱,再到日俄战争的复仇,最后凝聚成了南满铁路这把致命的尖刀。
九一八的枪声,只是这把尖刀最终刺下的那一刻。它不是侵略的开始,而是一个长达数十年布局的收官之作。
你是否曾为挑选一款既实用又彰显品味的钱包而纠结?市面上的钱包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兼...
#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7月# 低马尾的慵懒心机:基础款也能变高级 针对赶时间的上班...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场明明是士兵拼死抵抗的战斗 却被自家政府当成耻辱来对待 这...
北京时间昨夜今晨,ATP/WTA1000辛辛那提站继续进行。男单赛场:在第三轮一...